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期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创下历史最佳中期业绩。
然而,亮眼业绩背后亦存在多项财务与合规指标隐忧。半年报显示,中信证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3.47亿元,同比下滑18.93%,净流入减少70.85亿元。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及融出资金现金流出增加”。
与此同时,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录得负收益,为-15.2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49.67%。根据财报附注,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达147.20亿元,对整体业绩形成显著拖累。
汇兑损失也成为业绩负担。2025年上半年,中信证券汇兑收益为-18.23亿元,同比下降221.52%,主要受“汇率变动及汇率衍生工具产生的损失”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境外业务收入虽同比增长13.57%至69.12亿元,但汇兑损失相当于其境外收入比例的26.38%,严重侵蚀境外利润,境外业务利润率同比下降5.36个百分点至59.42%。
另一方面,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去年同期的-428.97亿元转为正流入318.12亿元,公司资金结构的健康度值得关注。
报告期内,公司及分支机构多次遭遇监管处罚,2025年上半年共收到8张罚单,成为行业“罚单大户”。其中3张罚单指向投行业务违规,除公司自身外,还有6名保代被罚;3张罚单针对分支机构不合规行为;另外2张罚单涉及工作人员出借账户、买卖股票的违规行为。
2025年6月,中信证券因在辉芒微电子首发保荐项目中,对经销收入内部控制、关联方资金流水等信息核查不到位,被深交所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两名保代被通报批评。同月,因存在从业人员向客户提供测评答案、返还业绩奖励等违规行为,浙江证监局对绍兴分公司和浙江分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5月,中信证券及其四位保代因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被上交所监管警示。1月,深圳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警示函,指出公司在防范融资融券客户“绕标套现”的交易管理中存在不足。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中信证券史上最强中报暗流涌动:罚单大户、衍生品巨亏147亿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