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8月27日,最高检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全国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推进会,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应勇指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和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机关,运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必须担负起的政治责任和法定职责。
应勇强调,要全面履行“四大检察”职能,统筹做好惩治刑事犯罪、纠正民事侵权、促进依法行政、解决公益损害等各项工作,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持以严的基调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加强对生态环境刑事立案、侦查、审判等重点环节的法律监督,坚决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
应勇明确,要持续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效能,因地制宜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加强检察建议与提起诉讼相衔接,注重办理一批有示范引领意义的重大案件,以检察履职促进系统治理,着力解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损害问题。依法履行民事、行政检察职能,重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纠纷、采矿权转让合同纠纷、环境污染责任纠纷等涉环境资源民事诉讼监督,重点围绕涉环境污染处罚、占地规划许可、土地征收等行政诉讼开展监督,依法开展生态环境领域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更好救济环境权益、维护公平正义。
应勇在会上还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立足检察职能,推动构建协同保护大格局,服务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深化以案促治,树立恢复性司法理念,依法规范适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方式,加强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等常见多发轻微犯罪治理研究,结合办案推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助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此外,要深化综合施治,总结推广跨区域、全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办案模式,加大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力度,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司法保护,协同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要深化协同共治,聚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的突出问题,立足检察职能协同推进整改工作,完善行刑双向衔接机制,深化运用“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增强生态环境执法司法合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应勇:坚持以严的基调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