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城市|苏超:重塑江苏人

理解城市|苏超:重塑江苏人

hyde012 2025-07-05 装修图样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理解城市|苏超:重塑江苏人

设计:郁斐

7月5日晚,苏超第六轮将迎来焦点对决:南京队将与苏州队在南京奥体中心厮杀一番。

当天一早,江苏省市两级媒体就将这一战界定为:“江”“苏”对决。话题十足。

江苏省的省名就得之于江宁(南京旧称)、苏州两地,各取首字,得名“江苏”。现在南京是江苏省会,苏州则是江苏经济最强市,两市一直有“瑜亮情结”。两队相遇,自然成为苏超的看点之一。

理解城市|苏超:重塑江苏人

我的朋友圈有这样一则留言:

所有的安徽城市都希望南京赢,除了合肥;

所有的江苏城市都希望苏州赢,除了南京。

在整个苏超的传播中,比赛结果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传播内容。没有人真正在意比赛的结果,而只愿意将自己的很多期待、希冀赋予这场长达半年的赛事。

不管最终哪个城市赢得了决赛,一个整装的“江苏”肯定是这场城市嘉年华中的最大赢家。

一场重塑“江苏人”省域认同的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前传

2023年淄博烧烤最火的时候,南京人吴菲北上了。

她是抖音平台上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其账号“菲哥一张嘴”为很多长三角地区的网民关注。

其时,淄博是全国流量的中心,吴菲不可能错开这样的大流量。在5月份淄博烧烤热度达到最顶峰之前,她就带着拍摄团队去了,并且发出了不少流量颇高的作品,比如《淄博——一个有求必应的城市……》。这条短视频的点赞量就超过了50万。

淄博市张店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石璐赶到了吴菲等人所在的烧烤摊,递上了鲜花,伸出了欢迎的双手:“欢迎你到我们淄博来。”

理解城市|苏超:重塑江苏人

流量在哪里,短视频的创作者就会涌向哪里,这是流量时代的逻辑,没有人能够例外。

那一段时间,淄博是整个中国流量的中心。吴菲的北上就像那个时间段的隐喻一样:当江苏的城市都不被流量照拂的时候,南京的网红也只能去热情拥抱外省的城市。

那段时间,江苏人是有点憋屈的:虽说苏州、扬州、南京都是传统旅游大市,但是当时并没有“出圈”,温吞不火,没能成为2023年初“那颗最亮的星”。

徐州则更为憋屈。我的徐州朋友告诉我,“我们徐州的烧烤比淄博好吃太多了。”这当然可能是一个徐州人的“在地自信”。作为一个安徽人,我不偏不倚:两地的烧烤都好吃,起码没有任何信息显示淄博的烧烤比徐州的更好吃。

那时候的很多江苏人是委屈的:流量为何总轮不到我?流量只是表征,背后是你这个省份、这个城市的吸引力。如果一个城市从未被外界的目光关注过,其可能就完全不具备“城市想象力”了,没有人对你感兴趣。

淄博热潮过去后,代之而起的是哈尔滨、天水,更不用说一直长红的西安、成都、重庆了,还是没有轮到江苏的任何一个城市。

2024年4月,一则知乎的话题是“为什么江苏没有像淄博一样爆火的城市”。主旨其实已经完全体现在了话题本身上,该话题一共收获了565个回答。

很多IP显示为江苏的网友表达了不在意的态度:我们哪里都是人。这或许是一种“自尊”。

江苏人在等待一个时机。

群起

当时钟行进到2025年5月的时候,属于江苏的时间开始了。

一项全称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体育运动出圈了,并且一口气冲出了江苏,冲向了全国乃至世界,成为今年6月以来舆论场上最持久火爆的话题。

现在,舆论已经普遍将其简写成“苏超”,并且在很多文章里都可以不加引号地使用了。

苏超的火爆,不限于一项体育赛事的火爆,而延至江苏所有城市,涵盖交通、餐饮、住宿、文旅、营商环境乃至城市精神等诸多领域。一句“体育局长哭了,文旅局长笑了”准确地反映了这场苏超热的“本质”,众多文旅局长穷尽自身努力都达不到的热度如今自动涌向了其所在城市。

有人特意指出了此次苏超之火与以往网红城市之火的本质区别。主要有两个。

第一,以往网红城市之火,都是单独之火,流量很难外溢至哪怕最近的省内城市,不存在一省之内所有城市接龙火遍,一个都不能少;苏超之火在于跟着赛事走,从苏南到苏北,城市跟着赛事热度此起彼伏,接龙爆火。

第二,以往网红城市流量从顿起到消失的时间长不过两三月,短不过一两月,但苏超之热,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到顶峰的迹象。今年决赛定于11月初举行,距离现在时间尚早,诸多围绕苏超的话题热度还在延烧,此起彼伏。

流量时代的残酷性在于,伴随着苏超的兴起,相当多的省份实际上也于近日启动了该省的足球联赛,但乏人问津。可能该省人关注苏超的热情也远超“X超”。

江苏终于等到了,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那时候的沉寂不是我的黑历史,那是我的来时路。

所有在今年5月之前的努力、准备、苦练都是今天苏超热度的能量来源。

南京人吴菲终于可以不用远赴外省,而选择在家门口拍摄流量短视频了。

“菲哥一张嘴”最新一条视频更新于7月5日下午4时半,她穿着南京的队服准备去看今晚南京对决苏州的赛事。

理解城市|苏超:重塑江苏人

看来她搞到了今晚的门票。

议题

中国省份众多,幅员辽阔。一个省内的事情要传遍全国,甚至上升到国家层面,是需要时间的事情,有时候还需要机遇。

不是所有发生在地方的事情都能为中央关注到。

苏超则是一个例外,它已经成为中央层面热议的话题。

每个月底都是很多部委新闻发布会的日子。6月26日这一天,它两度成为中央层面新闻发布会的热门话题。

在当天上午的国家发改委6月份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最近“苏超”火爆出圈,在发展体育、文旅产业以及开展“苏超”等地方性活动带动消费方面,国家发改委未来会有什么新举措?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说,这一方面反映出群众对多元化和群众性的体育赛事、运动健身热情高、需求大,同时也展现出我国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不承想,苏超又意外成为当天下午举行的国防部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话题。

有记者问,近期很多网友到东部战区官方账号下面留言,希望在“苏超”决赛当天能够派多型战机飞过球场上空。

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段时间‘苏超’热度高,球迷们爱国情怀很浓。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祖国的战鹰时刻在战位,巡护你我安全。”

从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得出来,网友的“热情”真的很高,“想法”也很大。

一个现象一天之内两次成为中央层面新闻发布会的议题,意味着,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苏超早已走出了江苏,迈向了全国乃至世界,成为一种国家级的传播现象。

理解城市|苏超:重塑江苏人

6月14日,比赛开始前,飞行编队飞过赛场上空。当日,在江苏扬州举行的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四轮比赛中,扬州队主场1比1战平泰州队。新华社 图

细节

流量时代,好的和坏的都会被无限放大。已经累积的举国关注的苏超自然也会被放大镜般地审视,被关注、被解读,稍有不慎即有舆情。

所以必须关注细节,细节必须拉满也才能维持热度。

有两个细节在这波热潮中被反复提及。

第一是江苏各级领导是如何观看苏超的。

我目前的判断是江苏各级领导几乎都观看过苏超不同场次的比赛,但鲜少报道。少有的报道只是市长赛前为本市运动员加油鼓劲的短视频。

观看苏超的领导身着便装、不穿衬衫,安安静静地坐在不太显眼的地方,情绪和其他观众一样起伏,或站或坐,不时激动。没有致辞,更不会讲话,官方也不会公开报道,一切都是体育运动原有的样子。这被解读为“纯粹”,也被解读为“力挺”。

省长现场射门的点球也可以被徐州的小守门员扑出来。

少许各级领导观看苏超的影像只通过自媒体流露出来,这种传播形式大家都觉得挺好。

第二是对赞助商的一视同仁。

从当初的招商困难到如今的一位难求,中间只隔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但苏超没有歧视当初力挺的商家,来自常州的东哈·东北街边烧烤店成为常州营商环境的最好注脚。

这家烧烤店将常州“在场内没赢过,在场外没输过”的营商环境叙事传遍了整个互联网。

理解城市|苏超:重塑江苏人

为了表达对常州这座城市营商环境的热爱,也为了感激这座城市培养了家中热爱体育的孩子,这家烧烤店全家人在还没有多少赞助商垂青苏超赛事的最初阶段,掏出10万块“巨款”赞助苏超。最终,这家烧烤店的广告牌也真的和其他大牌一起出现在了赛场之上,无声地叙述着一个“一视同仁”“尊重契约”的城市故事。

这比政府花费巨大的营商环境广告划算太多。

不到三个月,苏超赞助商数量从开幕时的6家激增至29家,百万级官方席位“一席难求”,甚至吸引了京东、小米、伊利等巨头以及国际品牌喜力啤酒的目光。

当初,它的价格只是10万块,还是两块广告牌的价格。

无数的故事细节都在一场场赛事中被发掘、被传播、被点赞,它不再只属于产生这则故事的城市,而最终共同累积成关于苏超、关于江苏的共同叙事。

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记忆会强化省域认同。江苏人以后关于2025年夏天的记忆里,一定有苏超。

今年苏超的哨声最终会吹响,但那时,作为一个省份名称的“江苏”,既一样,又不一样了。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理解城市|苏超:重塑江苏人

设计:郁斐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理解城市|苏超:重塑江苏人》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